English

重要新闻


景观学院、社会学系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主题联合学习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310日晚,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与社会学系2021级本科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主题学习活动于景观学院新楼315举行,邀请社会学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作主题报告。社会学系团委书记周伟,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负责人朱亮亮参加活动。活动由景观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宋天宁主持,

朱亮亮代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对社会学系的师生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表示,乡村振兴是两个学院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此次联合学习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凝聚共识,加深对党的理论、方针及政策的了解。通过不同学科介入乡村振兴方式的交流,也可以增进学科间的互相理解,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途径。景观学院的师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也要努力学习社会学的思考方式,还将通过与社会学系师生的交流,学习北大社会学系优良的学风与传统。

朱亮亮欢迎社会学系师生


社会学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2020级本科生孟祥婕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探析新时代扶贫经验与乡村振兴系统》为题,全面讲解了新时代的扶贫经验,探讨了扶贫工作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借鉴意义。她提到,中国扶贫开发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成长史就是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攻坚工作接近尾声时提出,可以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汲取养分,比如鼓励多元产业发展、吸收脱贫攻坚人才储备、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培育村民主体意识、生态修复美丽乡村、以党建促脱贫等。社会学系学生在三区三州进行过田野考察,通过走访、调研、问询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切身见证了当地的发展建设程度的飞跃,体会到政府对贫困人民的关怀。她最后强调,脱贫摘帽是新时代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仍然要继续努力。

孟祥婕做报告


宣讲团成员、社会学系2022级硕士生刘昕宇宣讲的主题为《从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以点带面,从“枫桥经验”这一切入点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源自农村乡村治理的枫桥经验如何在新时代的街道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调节社会性与公共性的张力。她指出,未来的社会治理将从“碎片治理”走向“系统治理”、从“传统治理”走向“信息治理”、从“单一治理”走向“综合治理”、从“末梢治理”走向“源头治理”,最终做到公共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刘昕宇做报告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21硕士生刘源介绍了景观学院2022年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弥渡新街完全小学开展的“弥渡县校园营建与自然教育教师工作坊”,该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们动手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刘源表示,这虽然是临时性的工作,但能够产生长期的有益影响,活动过后仍然有许多小朋友和学院的同学们保持着联系,这次活动也让他们更关注生活中的环境,激发了他们的设计思维。“工作坊”是景观学院典型的活动组织方式,与社会学系的田野调查不同,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图景。

刘源分享景观学院师生的实践


景观学院2022硕士葛晟被宣讲所触动,与大家分享自己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实践经历。作为湖南人,她实地走访湘西,通过花垣县物流公司对当地的帮扶、“飞地”政策对十八洞村脱贫的贡献等,了解到乡村振兴工作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家乡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感到十分骄傲。

葛晟分享心得


周伟在点评中表示,社会学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不断加强学习、打磨宣讲的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对景观学院同学们举办的工作坊、营建联盟等活动表示由衷的赞赏。她指出,社会学系与景观学科有很深的连结与匹配,社会学系的田野实践主要是去看、听、聊,而景观学院的设计实践更多会落实到动手去做,期待未来与景观学院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周伟做点评


与会同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社会学系的王年廉曾在央视看过十八洞村的纪录片,今天听到了更多实践和细节,认为这是乡村振兴的美好写照,也被工作坊中帮助小朋友们的图景所感动。景观学院吴星成认为社会学系善于总结方法和经验,规划行业进行规划可能较少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切实需求,社会学的在地性是很好的弥补。景观学院石莱娜表示她在卧龙调研时发现,震后重建导致居民驻地与农田分离,现在频繁发生人兽冲突,如果当初重建时如果有社会学介入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结果。景观学院李敏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风景园林在乡村振兴上的强项是乡村环境的整治,而乡村治理是薄弱项,和社会学深度合作能描绘更美好的愿景。


现场交流


宋天宁最后做总结发言。她谈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完善经济体系、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不同的专业合作起来,从不同角度贡献专业智慧和实践力量。此次交流让大家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开了个非常好的头,期待以后与社会学系有更多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

宋天宁总结发言

与会师生合影


 


文/李贺诚

图/学生党支部

编辑/朱亮亮